
本页展示七年级的语文word/PDF电子版试卷中冲刺练习真题库里某一部分内容及参考答案,支持电脑端和手机及移动端的免费下载及打印。
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同步练习题试卷C含参考答案
时间:100分钟 满分:120分
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
一、积累与运用(20分)
1.默写王湾的《次北固山下》的颔联和颈联。(4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.请仿照画线的句子,在横线上补写句子。要求语意连贯,句式一致。(3分)
聆听自然,万物皆有情。春雨淅沥,泉水叮咚,诉说着心中的喜悦;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;红梅傲雪,白杏吐蕊,绽放着生活的芬芳。让我们心存感恩,为它们赞美,为它们歌唱:赞美这成长路上风霜雨雪的奇观,歌唱这前行途中鸟语花香的陪伴。
3.对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颔联和颈联的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3分)
A. 颔联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不仅描绘了壮阔的江景,其中“一帆悬”还运用了比喻手法,以小见大,展现出开阔的意境。
B. 颈联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中,“残夜”与“旧年”都蕴含着时光流逝、新旧交替的意味。
C. “海日生残夜”一句中,“生”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太阳从海面冉冉升起的动态过程。
D. 颈联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意象,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、时序交替不可阻挡的自然理趣,成为千古名句。
4.下列句子与课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( ) (4分)
A.山朗润起来了,水也涨起来了,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。
B.就是下小雪吧,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,那些小山太秀气。
C.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,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。
D.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就年。
三、阅读探究(12分)
阅读下面的诗,回答问题。(6分)
次北固山下
王 湾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1.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 )(3分)
A.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,在春夏之交诗人泊舟北固山下,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,抒发思乡的愁绪,全诗层层相连,浑然一体。
B.开头两句中的“客路”与“行舟”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,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,与尾联的“乡书”“归雁”遥相呼应。
C.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,其中“平”“阔”“正”“悬”四字炼得好,写出春潮涌涨、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,为下联作了铺垫。
D.颈联从炼意着眼,把“日”与“春”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,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,蕴含一种自然理趣。
2.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?(3分)
...
(选自《到庄稼地里转转》,有改动)
1.本文描绘了庄稼乡村的四季图,请你为每幅图配上简短的标题。(6分)
春:______________ 夏:______________
秋:______________ 冬:雪野孕绿
2.结合上下文,从文中画线的A、B两处任选一处,写出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。(4分)
3.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小河?(4分)
4.第⑩自然段写道:“乡村,是庄稼的乡村。”请阅读全文,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。(4分)
五、作文。(50分)
记叙文写作
题目:《那一刻,我长大了》
要求:结合生活经历,通过具体事件展现成长感悟,600字左右14
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、校名、人名。
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
(此处显示七年级语文试卷中部分参考答案PC/手机/移动端可下载试卷后打印)
1.答案: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
2.答案: 金风送爽 白雪轻舞 吟咏着生活的美好
3.答案:A
解析:
A项(错误): 赏析不正确。“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”确实描绘了壮阔的江景,意境开阔。“一帆悬”是直接描写江面上一片船帆高高悬挂的景象,这是一种白描(或称为实写),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。它是以小景(一帆)传大景(两岸阔、江水平)之神,体现了以小衬大的艺术效果,但不是比喻。
...
二、古诗词默写
风正一帆悬
沾衣欲湿杏花雨
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
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
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
为初中、高中学生提供各类Word/PDF格式电子版的试卷/练习题/真题,部分试卷免费下载后内含答案解析并适配PC/手机/平板可以直接打印。